前两天,我和你分享了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前的两次创业经历。今天,我们继续来读《穿布鞋的马云》这本书,分享马云的第三次创业故事。
接下来,我先和你分享一个马云第三次创业,创办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故事,然后说一说马云和领导之间的理念分歧,以及他的理想和选择。
1997年12月,马云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总经理。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带领8个人的团队,成功地推出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网站。这个网站当年就实现了盈利,算是做得非常成功。
虽然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马云发现,关于网站的定位,自己和领导人的想法存在很大的矛盾。
矛盾一:领导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应该以内部电子数据交换为主。而马云认为应该运用互联网,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工具。
矛盾二:在对待客户的方式上,领导认为要控制客户;而马云认为要给客户创造价值,客户赚了钱就会跟着你走。
矛盾三:在服务的对象上,领导认为应该是大型国有企业,但是马云认为应该为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服务。
理念上的分歧,让马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来北京的目的。他发现,自己要的不是一份舒适的工作、一份高额的薪水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而是创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的梦想。
在今天这个故事的背后,有两个关键词:理想和选择。
先来说说第一个词:理想
马云说:很多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却在等待一个成熟的机会。其实大家都觉得机会成熟的时候,往往不是机会了。我觉得,有了一个理想之后,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自己哪怕创造条件也要把这件事情做出来。
再来说说第二个词:选择
当时,马云还收到了另外两份工作邀约。一个来自新浪,刚成立不久的新浪重金邀请马云加入。另一个来自于雅虎,雅虎CEO杨致远邀请马云出任雅虎中国总经理。
一边是和领导巨大的意见分歧,另一边是新浪和雅虎的工作机会,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让人惊讶的是,经过一番考虑,马云拒绝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也辞去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总经理的工作,准备回到杭州,重新独立创业。
他把自己的想法第一时间告诉了团队。他说,大家可以选择继续待在现在的大树底下,也可以选择去雅虎或者新浪,都可以帮忙推荐,这些选择都会让大家有非常好的经济来源。但是也可以选择跟他一起重新创业,那么每月工资只有500元,创业条件会非常艰苦。
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整个团队全部决定跟着马云一起回去创业,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一个实现理想的公司。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面对选择,如果你选择了A,就必须放弃B,那么B就是你选择A的机会成本。
最近三天,我们也用三个故事,分享了马云最早期的三次创业选择: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批发礼品比做翻译更赚钱的时候,是选择坚持初心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还是追逐利润?马云的选择是坚持初心。
第二次,面对行业巨头竞争,收购后失去企业控制权,如何选择?马云的选择,是离开公司,重新出发。
第三次,与老板的经营理念不同,到底选择开放还是封闭,服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马云的选择,是为小企业创造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他辞职再创业。
表面上看,这三次选择,马云付出了三笔高昂的机会成本。但实际上这三次选择,也是他七年中最大的财富。因为从中学到的,是三个影响深远的经验:对创业项目的选择、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性、核心团队理念不同的危害。
好了,今天是帆向商学院给你讲企业管理故事的647天,说的是“三次创业失败,马云收获了什么”。今天我先和你分享了马云创办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故事,然后说了马云和领导之间的理念分歧,以及马云通过三次选择,学到的经验:对创业项目的选择、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性、核心团队理念不同的危害。
有句话叫: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当马云决定离开北京再度返回杭州时,已经快35岁了。三次创业,七年时间,这其中饱含委屈、伤痛、辛酸和艰辛的滋味。但是正是通过这三次选择,马云越发地清楚了自己最终想要做什么。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三次创业失败,马云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