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是微软全球副总裁。他的故事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成长史,让人艳羡。他天资聪颖,初中时就已经读完了高中,准备攻读大学课程。在同龄人伏案苦读的时候创业小故事,他简直不费力气就进入了美国最棒的大学之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求学期间,他的锋芒依旧不能遮掩。他和另一个年轻人,尝试着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进行“语音识别”的研究。这一开创先河的研究方法使得语音系统的识别率达到了96%。现在,这一研究方法依然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
一次,一位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当时,正是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爆发不久。记者问道:“您知道马加爵吗?您一直强调青年人不仅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您怎么看待这一事件?”
记者认为李开复一定会对这一事件引经据典,雄辩陈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创业小故事,李开复一副茫然的表情,困惑地说:“马加爵是谁?我不知道啊。”记者便向他讲清楚了这一案件的来龙去脉。李开复认真地回答:“这件事很特别吗?美国每天都有关于暴力事件的报道,发生在校园里的,也是不计其数。而我每次来中国,也同样会听到类似的事件,前几年不是还有大学生用硫酸泼熊吗?”李开复答得很坦诚。
记者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一个月以后,当他登陆李开复的中国学生网站时,惊奇地看到了李开复言辞恳切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在这封信里,李开复写下了他关于马加爵事件的思考,并且告诉所有的年轻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名声财富和地位,而是做独一无二的、快乐的自己。尽管一个月前,李开复还对“马加爵”一无所知,但是一个月以后,他已经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以至奋笔疾书,写下这“第三封信”。
李开复的成功并非偶然。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认真的结果。认真已经成为李开复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他在学术上取得的非凡成绩,正是他认真思考、不懈努力的结果。
天才都是由汗水浇灌的。在职场中,每一个人都是由一无所知到无所不晓。认真的态度和习惯是职场中无往不胜的秘诀所在。只要你肯认真而耐心地学习,你就一定能够成为让人羡慕的天才。
【名人创业小故事简短】相关文章: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09-04
女性名人创业故事08-20
名人求职小故事08-02
名人创业案例故事10-06
女性创业小故事10-16
创业小故事案例10-06
励志创业小故事09-22
名人故事:张良拜师小故事12-11
名人的成功小故事11-22
名人励志小故事汇总11-02
义乌创业小故事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义乌创业小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周”七夕”情人节,浙江小伙儿刘鹏飞整天都在忙碌。不过,他不是因为准备玫瑰讨恋人欢心,而是在这天他的孔明灯卖得格外俏。
2007年从江西九江学院金融系毕业前往义乌工作,一个偶然的发现让刘鹏飞决定辞职创业—卖孔明灯。仅仅两年时间,这个被称为”义乌最牛80后大学生创业生”的小伙子已经成为义乌三家孔明灯厂、三家十字绣厂和一家印刷设计公司的老板,把孔明灯、十字绣卖到海内外,一年销售额就达几千万元。
孔明灯点燃创业梦
两年前的7月,刘鹏飞还只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推销员,当拿到第一个月1400元的薪水时,他决定辞职了,”我想创业。”其实,创业并非刘鹏飞的一时冲动,他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原来,一个晚上,刘鹏飞与几个朋友相约到义乌某公园散步时,抬头无意间看到了天空中正漂浮着几个不明飞行物。不过,当大家激动地向周围人打听后,才知道这些夜空中美丽的”U FO”叫做孔明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心思灵活的刘鹏飞在义务小商品市场里做起了调查,他发现孔明灯在当地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在他上网了解孔明灯市场信息时,还看到了德国有网站出售孔明灯。”其实孔明灯在国外也很受欢迎,不少外国人在圣诞节、新年时也会放飞孔明灯讨吉祥、好玩,比如东南亚还有专门的灯节。”如果说在义乌卖孔明灯可能面临激烈竞争,那么,把中国传统的孔明灯卖到国外呢?市场竞争少,有文化内涵,中国人喜欢,外国人更喜欢,见效比较快。只要有一个中英文的网站,挂上几张孔明灯的照片,就能开张营业。
“不少身边朋友都把我卖孔明灯当作笑话,但我依然觉得应该尝试一下。”刘鹏飞和女友两人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花400元买了100多个孔明灯,把图片、文字挂到了网上。”很快就被抢购完了,我们赶紧进货。”一个月下来盘点”战果”,竟然赚了几千块,比普通工薪一族的收入还高。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生意一直不错,半年下来,他的存款数已经达到6万多元。
不过,让刘鹏飞的创业从”轻”走向”重”的改变在2008年初。
一天,温州一家外贸公司打来电话要订一笔20万元的大单,还要上门进行工厂考察。虽然彼时刘鹏飞的孔明灯已经卖得小有名气,但他还是有些犯难。”我都是从别处拿货,没有工厂,没有员工,甚至连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跑了几天,刘鹏飞终于借到了一件稍微”能见人”的办公室,还从一个朋友手里借来了工厂创业小故事,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作坊。
“生意讲的是诚信。在对方真的来考察时,我还是将借办公室、工厂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客户。”刘鹏飞说,自己原以为生意肯定要”黄”,但是没想到对方对他的诚恳非常赞赏,反而跟他签了20万元的合同。由于以前的网络销售主要是零售,一次几十个、上百个孔明灯就是大手笔,所以要交出5万只孔明灯是很难从市场上零散凑齐的。”从这时起,我就想建立自己的孔明灯加工厂。”在哥哥的帮助下,短短一个月里,刘鹏飞就完成了建厂到生产,不仅真正淘得了第一大桶金10万元,还有了第一个孔明灯加工厂。
“让傻瓜都能找到产品”
当初创业的初衷就是把孔明灯卖到国外,那么,刘鹏飞是如何做的呢?
“网络不分国界,但通过网络平台搞外贸一定得有点小技巧。”刘鹏飞介绍说,当去年初开设了自己的工厂后,他就建立了公司网站,并且经常研究比如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以及中英文阿里巴巴的交易流程,为的就是能根据这些网络工具的特点,然后结合产品放入”巧妙”的关键词,以提高海外客户的搜索命中率。
比如对海外客户来说,有时错误关键词也能歪打正着。
“孔明灯的正确英文拼写应该是'Skylanterns',中文意思是天灯。不过,对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很多客户来说,他们更常见的写法是将整个词组连接起来拼写创业小故事,'Skylanterns',这虽然是错误拼写,但为了适合客户的胃口,我们就把错误拼写全都搜罗下来作为关键词。”刘鹏飞介绍说,很多中国卖家在网上一般只设了一两个关键词,客户必须拼写准确才能找到产品,实际上这在无形中漏掉了不少潜在消费者,而他为产品设计的关键词有一两百个,仅德文的正确和错误拼写关键词就有30多个,还将阿拉伯文、日文、韩文等七八种语言中都放入了自己产品的错误关键词,并把这些技巧告诉给身边朋友,这样的做法是让最多的客户找到自己的产品,而且在主要搜索引擎上,他们的错误拼写关键词还一直都占据着比较靠前的位置,”让傻瓜都能找到产品”。
凭借自己工厂里的低成本、中国传统文化标签和卖往国际市场的小技巧,刘鹏飞的孔明灯从去年就相继接到德国、中东等国家的订单。据他透露,去年一年,他的孔明灯就销往国外400万只,每只的净利润有1元。
除了孔明灯做得风生水起,今年5月份刘鹏飞还开始涉足十字绣。
然而,这位晋级百万富翁行列的小伙子也有自己的困惑。”孔明灯一般在6-11月比较畅销,节假日多,夜晚天气适合,这就使得产品销售时段性强,淡季生意冷清;十字绣的准入门槛不高,竞争对手众多,直接导致利润稀薄,所以,这两项创业或许都没有保持长久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刘鹏飞说,他目前正在寻找新项目,而这次他希望是一个能做长久的项目。
【义乌创业小故事】相关文章:
90后小伙义乌网络创业的故事08-22
义乌传奇80后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故事08-07
创业励志小故事10-14
励志创业小故事09-26
创业励志小故事11-04
创业小故事一则08-09
古人的励志创业小故事08-22
经典80后创业小故事08-04
90后创业小故事10-09
董明珠创业小故事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