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我,新媒体运营工作到底是什么,做运营,到底有没有前途,我想说的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凭借着零成本、高速度等优势,迅速地超越了传统媒体。关于新媒体,网上的解释定义众多。新媒体是指一种工作的环境和区域。而运营则指的是工作的职位。
一、新媒体运营的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职业都出现“机器代替人类”的现象,智能化的写作、剪辑也降低了一部分运营人员工作的难度,似乎这个“螺丝钉”岗位会有被淘汰的风险。但事实上,运营岗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运营是针对性极强的一项工作,运营面向的不是某个工具,不是某个产品,而是一位位用户,所有运营工作都是在和人打交道。运营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岗位,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每一次运营活动都会因为时间、目标群体、产品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在运营中,爆款是不可复制的。正是这种变化凸显了运营工作的能动性,也就增加了岗位的不可替代性。
那么行业会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呢?毕竟运营是互联网中公认的门槛低,对学历、专业都没有硬性要求,很多转行互联网的人都选择将运营作为自己的突破口。
其实运营岗缺口还是存在的,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宣传渠道,实业企业纷纷开设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宣传自己的企业。不管主体业务是什么,都不会措过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市场。这样的人才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而好的运营人员更是稀缺。
还是那句话,能入门并不代表能精通。同样都是运营,有人策划的活动可以达到1000万+曝光率,有人一条文案可以刷屏朋友圈。当然,还有更多的运营在为选题疯狂脱发,为每天的日活数据emo。运营是一个天花板比较高的职业,需要不断地探索学习。
二、新媒体运营都要做什么
1、运营方案策划及执行
一般刚入门的运营小白是不需要参与制定团队整体的运营方案的,只需要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编辑。撰写和策划任务,对内容的各项数据指标负责即可。
新媒体运营的执行活动一般包括文案撰写、平台编辑和活动落地等。
文案撰写:在不同的平台,对于文案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需要有完整的行文逻辑,对文章的结构性和逻辑性要求较高,而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则不适合长篇大论的输出,他们的使用场景注定了用户注意力停留时间短,往往一条推文只有1-3秒的浏览时间。内容运营需要做的就是在这眨眼的瞬间抓住目标用户的眼球,让用户愿意为你停留,并尽可能地完成引流、促活甚至转化。作为新媒体运营应该熟悉各个平台的文案规则,并且能够根据运营目标进行相应文案的撰写。
平台编辑:每个新媒体平台的目标用户和运营规则都不同,比如相较于知乎用户,小红书用户更喜欢得到“拿来即用”的内容,而相比b站,抖音快手的市场更下沉,也更符合用户“3秒即划”的使用习惯。作为新媒体运营,要熟悉每个平台的运营调性和编辑技术,比如微信公众号的各类图文排版工具图文排版(秀米、91微信编辑器、i排版、草料二维码生成器等)、小红书图文制作等等。
2、运营渠道推广
新媒体运营免不了要配合团队完成一些活动落地任务,承担引流、裂变、转化等功能。裂变是低成本获取流量的重要方式,利用裂变的力量,可快速实现一分二,二分四的传播效果,而且通过裂变产生的新用户,又将成为下一次裂变的种子,从而源源不断的获取新的流量。常见的方式包括:口碑裂变、拼团裂变、邀请裂变、助理裂变和分享裂变等等,熟悉和掌握裂变的各种玩法,是运营人的基本能力要求。
新媒体运营要熟悉线上线下各类渠道推广形式,包括免费的平台推荐机制、付费的推广裂变工具等等,都是日常要和新媒体运营打交道的。
3、数据分析
每一个运营人都要将数据作为日常工作的风向标。这里的数据思维不是让你去掌握Python之类复杂的数据分析软件,而是培养一种量化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怎么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看它的票房和评分。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数据思维。从0开始建立数据思维,可以采用「Growth Hacker」(增长黑客)概念。从 AARRR 框架 ( 获取、激活、留存、变现与推荐五个环节)入手进行分析。按照每一环节的数据创业者的思维,量化运营的效率,争取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数据作为参考依据,逐渐养成每天、每周、每月进行数据分析的习惯。一开始可以不严谨,但是至少要找对方向。
三、思维技巧
新媒体运营的技巧可以说都是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因为运营产品、输出平台、用户画像以及运营目标的不同,并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的运营方案和活动。最适合自身产品的只能在一次次运营活动中自己总结出来。
但这还是有一些可以作为通用技能的思维方式可以参考借鉴。
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就体现在JD中经常看到的用户维护、用户分层。简单来说,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或者更广泛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但作为内容运营来说,仅仅“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用用户的语言表述用户关注的点,以帮助用户思考和判断,从而去让用户能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用户思维是内容运营的基础,要将这一观念深入脑海,成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用户心理。
用户思维,包括了解用户→打动用户→产生思维敏感度
要从了解用户开始。不是自己YY用户想要什么,而是要到用户中去,和他们聊天,看他们最关心什么,对产品和服务是什么看法,他们是怎么描述产品的。
打动用户,从用户最关心的价值点入手,用用户习惯的语言方式告诉他们,产品对他们的价值点、利益点什么,他们用了或者买了之后能得到什么好处。
最后让用户思维成为一种日常的思维模式,还需要着重培养用户价值点敏感度和营销敏感度,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职业能力要求。
2、高敏感度
所谓高敏感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感】。新媒体运营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流量进入,那么如何吸引流量呢?靠的是优质的内容和一定的运营技巧。运营er们所追求的爆款项目,就是在高敏感度的基础上做出来的。
如何培养高敏感度?
有些人的网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没有天生的高敏感度就不能做新媒体运营吗?其实网感是可以慢慢锻炼、刻意培养出来的。
研究类似定位的具有代表性的账号的发布规律、密切关注业内动态、紧跟网络热点、尝试总结爆款共性等等都是锻炼自己敏感度的方法创业者的思维,需要坚持跟踪,逐渐形成追逐热点到创造热点的转变。
3、整体性思维
这里说的运营思维更注重的是:结合用户跟内容渠道深入运营内容的价值。一个小编或者只需要把文章编辑好,符合要求的更新推送,但是内容运营需要思考,“怎么才算是一个好的文章”,“内容是面对什么用户”,“适合什么频率更新”……这需要求职者有整体结构的思维模式,将内容运营放到整个的运营过程中去思考。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新媒体运营的前景(新媒体运营都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