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业训练实训营第一课《从思维到行动,创业项目的打造》在文化大厦三层多功能厅正式开课。
本次课程请到AA加速器创始人兼CEO、长风基金创始合伙人、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吴玲伟老师为同学们讲授。吴老师始终坚持以发现和助力未来的改变者为使命,助力中国双创走向体系化、专业化、质量化,通过AA的产品和工具系统助力创新创业。
吴玲伟老师
AA加速器创始人兼CEO
长风基金创始合伙人
洪泰基金投资合伙人
荣誉
2018年度获得“NBI 商业影响力新锐人物”TOP 50
2018年度获得“金投榜最受欢迎女投资人”TOP 10
2019年度晋级“北京最有影响力企业家”TOP 10
吴老师首先从3个核心认知进入课程:
01
创业创新不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02
创业创新是一门科学实证学,需要科学
化试验、反复迭代、在市场中实证;
03
创业创新者是无法被给定答案的,
只能靠自己找到答案!
接着,吴老师提供了基于实践经验的创业方法论:创业八布法(创业的八个画布)——从0到1,从1到100,再从100到N。吴老师讲到,驱动企业开始和壮大的核心一定是价值,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简单的出发点。
例如:微软为软件写处理器,是想帮助客户把软件做好;Salesforce想帮助企业做好客户关系管理;Zoom想提供更好更稳定的线上会议……,这些简单的初心提供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延伸到具体的实践环节,吴老师指出,创业最开始的“产品原型”极为关键。打造产品原型——小范围测试——获得市场数据——快速迭代,是创新创业的有效路径。一切的目标,都要高度重视市场的声音。极少有产品一上市就取得成功,如何倾听市场,如何响应客户反馈,是创始团队的首要任务。
在“获客”这一阶段,吴老师也提出了独到见解。获客并不仅仅是“打广告”,而是“触动用户、唤醒需求、增加粘性”。以拼多多为例,用户在购买的同时,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社交价值,以社交的方式让更多潜在客户接触、购买、裂变,完成了复购闭环和裂变闭环。
最后,在如何看待资本、如何寻找资本方面,吴老师也作为投资人,从资本的角度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资本在考虑一个项目时,会从2件事、12个点来评估:
如
何
评
估
01
Big Thing—我发现了什么大问题?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问题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需求的市场有多大
要做的市场足够性感吗
02
Good Thing—我拥有什么好产品?
我做了一个什么产品
产品有什么特点
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是你
03
Best Thing—我可以从好做到最好吗?
产品做过原型验证吗
如何引爆市场
产品能赚钱吗
团队有优势吗
课程结尾,吴老师就商业模式、创业认知等方面与同学们互动探讨,大家纷纷发表了观点。本次课程给同学们打开了更多的创业思路的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课程收获(节选):
在今天,我们开启了2020年大创训练计划实训营的第一课,本节课请到了吴玲伟作为教师,吴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授课、调动氛围的互动以及慢慢的干货讲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吴老师提到的创业十二问更是让我们团队受益匪浅。BIG THING? GOOD THING? BEST THING? 我们团队在课后召开了小会,针对这创业十二问,我们发现自己的创业计划和想法对于产品定位和细分市场的分析还很不完善,存在缺陷,并通过讨论进一步确立了之后创业计划努力的方向,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搞清楚我们市场究竟是否性感,我们的竞品公司、标杆企业究竟是谁,并努力作出产品原型。
——职己职彼团队
创业从0到1需要找准痛点,也就是本产品针对的价值点和需求点。然后进行用户画像刻画,描述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我们的产品“Hi!World”智能停车小程序创业思维练习,就是针对大都市停车难的情形研发的。同时在这个从0到1的场景中也要做出产品原型。所谓产品原型就是最小成本的可用性展示。这种可用性展示并不要求很高的技术性,甚至使用PPT制作原型也可以创业思维练习,但是关键是要让用户进行使用,并反馈使用体验。
——Hi!world团队
在对于观念的学习之外,专业的知识也学习了不少。创业不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要注重实践,有些东西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也学习到了创业加速八布法,学习到了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从零到一的定点和需求,还是从一到一百的获客和商业模式,又或者是从100到n的团队、目标等等,都学习到很多相对专业的内容。同时也学习到了驱动企业和壮大的核心就是价值,要思考价值的创造。之后吴老师提出了12个问题,发现了什么问题、真实需求是什么、市场究竟有多大、事情是否足够性感、做了什么产品、产品关键标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人做吗、上市如何引爆市场、产品能赚钱吗、我们的团队能赢吗。这12个问题对创业的企业至关重要,将这12个问题整理清楚可以回答企业的大部分问题并且对于企业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常青树老年服务平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