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第003位 · 云霄人物
我 在 梁 山 当 养 鸡 汉
创业者:咸鱼
1989年出生的我,名字叫陈颐
朋友们用云霄话叫我:咸鱼
外号喊得多了
好像玩笑中说着我难以翻身
在这个经济基础畸形的小县城
一部分人心气浮躁妄想一夜暴富
一部分人削扁脑袋往铁饭碗里挤
我这个年轻的肉体似乎也该顺应时势
成为其中一部分人的中坚力量
然而找不到方向的我
却成了钟摆
左右摇晃
(壹)
2016年的夏天,我一如既往走在回梁山家的路上。眺望远处的山头,青山绿水,而夕阳的余晖洒落得正刚好。内心莫名一股冲击:哪怕不能让生活“阳春白雪”起码也不能是“日暮晚年”浪费了大好日光,“咸鱼”是该翻身晒晒另一面了。
生于梁山下长于梁山上,沐浴着它的和风细雨长大成人,得以走出县城进入城市,一番醉眼迷离后幡然醒悟——我是梁山的孩子,它懂我的脾性,我懂它的资源条件。
回想儿时无忧的时光,之所以无忧,是因为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这些种种是需要物质去支撑。于是邀约三个发小好兄弟,一起回来大计“共建富美新农村”:实际就是一起出资出力创业当农工。正是看到梁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我们四个小伙伴经过项目筛选决定就在这山腰水库旁养起了土鸡。
(贰)
六月骄阳似火,让人热血更加沸腾,而我也选择在此时迸发:说干就干。由于梁山路窄弯多,载着搭盖鸡棚材料的工具车也只能开到梁山脚下。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我们自己分工负责将铁架木桩搬到山上,当材料卸下来重新被我们扛上肩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趟下来铁定能省下不少人工费,自然心里也估摸着:这趟路下来肯定是艰难的。
果不其然,开始搬运上山,还没走出五十米,就步履蹒跚、肩酸汗洒。累了就把木桩立起来站着歇脚,喘口大气,非常清楚地感觉自己身上散发的热度似乎是压过了这大夏天的气温。每歇一次就抬头看一下还有多远,走走停停创业思维养鸡,短短一公里的山路愣是被我们走出了全程马拉松的感觉,身上的短袖一直浸泡在汗水中也感觉重了几斤。就是这样的过程,在七月初,初见规模的“梁山鸡舍”被我们一步步搭盖出来。
站在这山土之上水库之下,我内心发声感叹:钟摆终成大树根,牢牢扎于山土中。
(叁)
刚开始接触养鸡行业,也只能先“小打小闹”试水深浅。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应该有的,我们一样不落,甚至精益求精。一开始,选地、搭棚、了解鸡的品种、鸡的饮食习惯等种种,对于养鸡门外汉的我们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功课。既然说干就干,那就豁出去,狠打狠拼。
激情烧头,冷静一下时告诉自己也不能硬打胡拼。既然要养鸡,就养绿色健康的;既然要养鸡,就养有挑战性有特色有味道的土鸡。
这时我倒是挺感激帮我们培养出来逻辑思维的大学教育:先是网上各种百度,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去了解学习;去山下附近村庄找养殖户村民请教闲聊;再开始自己学着筛选玉米种子、装水管引山泉水。
慢慢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养殖方法:一、每日让鸡在山地中自由跑步活动,甚至是追赶着它们有节奏性的奔跑,训练它们最接地气的“土”性;二、去农贸市场收购虾壳贝类、鱼肠等,作为补充它们所需钙质……等等结合知识与经验去不断地去探究试验养殖方法,就是为了让土鸡在天然的环境下潇洒地过活,使其肉质紧实鲜嫩、下的蛋营养鲜美。
这段日子里创业思维养鸡,每天就是家里与鸡场两点一线奔波。我和阿鲁(兄弟合伙人)打趣道:或许我们还没把自己练成土鸡养殖者,倒成了土鸡的陪跑专业户。
(肆)
七八九十月的风雨不断,儿时的我们最期盼的台风“好”天气现在却成了最不愿看到的坏气候。向老者学了点儿实用的风云变向观测,这个时节的风总是吹紧了我们心中的弦,有时候甚至来不及带上任何雨具就出门匆匆往山上赶,与风雨赛跑,在雨滴落下前把鸡群赶回大棚中安顿好,预防它们感染风寒。
对于创业中的我们来说,鸡就是宝,像恋人像孩子,用心呵着护着,在守望中期盼着它们能够多产蛋,产高营养的土鸡蛋。
创业路注定是孤独的,质疑声和重重困难时不时就会涌现出来。长辈们常说我们从小饭来张口,哪知农家人的苦中苦,凭借什么去学做农民甚至是去养一群土鸡。“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我们有8090后的激情,要勇于尝试,有8090后的睿智,知道顺应时代将养鸡事业与科技、与互联网结合才是真理。所以,就是要去做了才知道。
养鸡这条路上并不好走,更别说还是养土鸡。鸡场刚起步,小鸡由于环境、气候或喂养不当不幸死去。心里难受是一方面,有时还会不断地回想大人们撂下的那些“狠话”来质疑自己。但越是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更要打起精气神。专门驱车去城里把兽医载过来勘探现场,查找相关书籍,上网查询答案。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整理汇本,整改环境,科学护养。
我们在山上鸡棚内装设多部摄像机,实时监控鸡群棚户内外的动态情况,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便于管理,了解鸡的习性,及时给它们所需的。
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监视的“眼睛”。顾客可以通过输入我们提供的连接地址,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同步观看土鸡的生长状况。可以选择无需奔波劳累地到实地考察,即可了解梁山上的鸡场环境、鸡群在山腰上自由奔翔的景象,以及饲养用材投食情况等。
我想,一丝不苟地对待养土鸡这件事,让家人朋友对我们树立绝对的信心去支持我们创业。我们选择创业,凭良心讲就是要做生意要赚钱,但我们更希望把它做成一份事业,让它为我们创造细水长流的财富,所以我们是立足于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做一个顾客无需多加考虑便第一时间选择我们的那一类品牌。
现在的农贸市场也好,大型生鲜超市也罢,总会有鱼龙混杂:饲料鸡冒顶土鸡卖。我不知道这种市场诚信的潜规则何时能够消失?但我们既然选择走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自己道德观,专注于从雏鸡养殖便开始把控,让精心养殖出来的高品质土鸡成为我们的好口碑,更是要坚持自己对健康生态鸡的定义。
(伍)
2016年,我所选择的事业起航了。这一年,是我们四个合伙人中三个完成从丈夫到父亲的角色转变的重要年份。繁忙与喜悦同时迎面而来,当我说我要去养鸡时,老婆对我是义无反顾地支持。都说万事开头难,当精力基本全部投身在山上养鸡时,就意味着陪伴在老婆与我们那刚到这个世界报到的小公主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
早出晚归已经是一种常态,有时到了饭点还奔波在外为顾客递送几天前就预定下的土鸡蛋。虽然老婆嘴上不说,但心里难免会有不少抱怨,可她却一股劲地去谅解我,让我专心把鸡养好。我也很庆幸,能够第一时间为她们提供我亲手养的最滋补最健康的鸡肉、鸡蛋。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意吧。自己的辛勤劳不是为别的,首先就是能为他们竖起一道健康的屏障,这种成就感不言而喻。
春节临近,看到很多亲朋好友以及朋友的转介绍来跟我们“交观”,心中一股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在养鸡行业内,依我们现在的规模来说,可能算是非常袖珍的。但是没关系的,先把小而精做好就是我们最好的开端。
在过去的这半年内,由于我们的规模以及质量的把控,在供给土鸡蛋的时间上可能没办法一喊就有,但是很感谢那些顾客的理解与体谅。或许在即将来临的春节,也有部分朋友选择用我们散养的阉鸡去祭拜天公,一想到在他们的饭桌上宴请宾客时是选用我们精心呵护出来的鸡肉,这一切无疑是对我们四个小伙伴最好的信任与支持。
2017年,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把鸡养好,
让更多家庭吃到来自梁山的土鸡蛋。
丁酉年,
鸡不可失!
鸡祥如意!
故事有点儿长
感谢你能耐心观看
如果你刚好也是养鸡户
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鸡场或产品
亦或是想交流学习
随时欢迎
☟
(平台内回复“3”可获得我的微信号)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第3期 | 创业 · 我不卖咸鱼,我养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