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创业?
创业,无疑是当今时代极具吸引力的一个字眼,因为它不仅意味着创造出更丰富的产品、服务,为我们自身和社会创造财富,增添了社会岗位,维护了社会安定,还可以让创业者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那么,什么是创业?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力。
广义的创业:泛指在各个领域开创事业并且在特定领域内造成较大的影响。一般强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业。战国七雄为了实现霸业而东征西战,历代开国君臣为建立新的国家而运筹帷幄,斗智斗勇,他们是在创业;汉唐的文治武功是创业;唐宋的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也是创业。
狭义的创业:也称为自主创业,是指创办企业,可定义为:创业是创业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通过发现、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并有效整合资源,获取商业利润,创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业的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1.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创业需要创业者贡献必要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付出极大的努力;
3.创业需要面对资源难题,设法突破资源限制;
4.创业需要寻求有效机会;
5.创业要承担必然的风险。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
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超越自我的结果,创新与卓越同在,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
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伴随着创新而诞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3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可以在后天靠培训而重新激发和提升的一种能力。
那么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只有了解了这层关系,才能更好进行创业。
1.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
2.创新是创业的本质与源泉;
3.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
4.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
说一个小故事: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
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则多了一个心眼,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这一额外的服务深受顾客欢迎。
王永庆卖米多是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他给顾客送米时,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自创业思维,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今日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后来,他谈到开米店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虽然当时谈不上什么管理知识,但是为了服务顾客做好生意,就认为有必要掌握顾客需要,没有想到,由此追求实际需要的一点小小构想,竟能作为起步的基础,逐渐扩充演变成为事业管理的逻辑。”
这就是创新与创新思维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在服务上创新,让顾客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
创新可以分为思维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方法有:缺点列举法、奥斯本检核法、组合法、移植法、头脑风暴法、菲利普斯66法。由于解释用法篇幅过长,建议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搜索具体的方法来练习。
三、突破创新思维的定式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前提,若思维成定式,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所以创业者要善于克服思维定式,突破思维障碍。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维习惯。遇到问题,人们总会自然的沿用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鸡蛋能立起来吗?有一个叫中谷的日本人就对哥伦布产生了怀疑:难道鸡蛋就真的不能完整地立起来吗?这就是思维求异。他用放大镜反复观察蛋壳表面,终于找到了把鸡蛋完整立起来的方法。许多表示怀疑的人在他的指导下,用很短的时间就把鸡蛋立起来了。今天,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把鸡蛋立在玻璃杯边沿上的表演,就是突破思维定式的结果,也是思维求异的表现。
思维定式会让我们的思维受到限制自创业思维,缺乏求异性与发散性,难以打开思路,难以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结果。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要警觉头脑中思维定式的影响和束缚,要用发展的眼光怀疑思维定式,肯定它的局限性,要用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压倒思维定式,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创造性的思维结果。突破思维定式是指我们在进行创造活动和创新思考时,要有意识地抛开以往思考这些问题时的习惯(思维程序和模式),警惕和排除它对寻求新的设想可能会产生的束缚作用,敢于怀疑、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开拓新思路,努力寻求创新。
那有什么方法能帮助自己打破这种用思维定式思考的习惯呢?
四、扩展思维视角
1.肯定——否定——存疑思维中的“肯定视角”就是当我们思考一个具体事物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的优点和价值。
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与此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的错误、危害、失败等负面价值。
对于某些事物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就不应该勉强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问题,让头脑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判定。这就是“存疑视角”。
2. 自我——他人——群体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
“他人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应尽力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别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进行一番思考,发现创意的苗头。
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视角和从群体的视角,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无序——有序——可行
“无序视角”是指我们在进行创意思维的时候,特别是在其初期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包括法则、规律、定理、守则、常识等,进行“混沌型”的无序思考。
“有序视角”的含义是当我们的头脑在思考某种事物的时候,按照严格的逻辑来进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排除偶然性,认识必然性。
创意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头脑中的新创意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可行视角”。
总之,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拥有这种习惯,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创新创业#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创业者要想少走弯路,这些创业创新思维你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