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关于互联网思维,搞懂这三个词就够了

创业思维 星星路创业网 56浏览 0评论

约摸是在2013年,有人提出了互联网思维。随之,有人开始出书立著,一时哗然。现在2017年了,高举互联网思维伟大旗帜的互联企业却死的太惨、死的太多,剩下一众苟活的残喘的呐喊着老思想旧做法行不通了,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启下半场了。这失败的锅到底是由创业风险背,还是由互联网思维抗?诚然互联网思维与创新创业,创业风险确实大,可其他行业创业远没有互联网这么惨;互联网思维有错吧,小米、美团、滴滴、摩拜一波又一波的新晋互联网公司乘风破浪,迅速崛起。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大佬们总结出来的,会议弘扬讲课布道,据说很牛逼的互联网指导思想。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从业者们挂在嘴上,貌似真的感同身受,茶余装逼酒后吹水的必备神技。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暂时还没有明确定义,仅凭几个关键词,勉强支撑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文化。

那么,在一个产品经理眼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搞懂这三个词就够了。

1.用户思维

从需求层面来讲,产品的核心是满足用户需求,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才有生命力。所以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步就是用户思维,为用户做产品。这里针对用户思维做三点说明。

1)用户思维是相对于客户思维而言。有时候客户就是用户。比如,我买个手机自己用。手机好不好,我知道。但有时候客户不是用户。比如,我买个手机给老妈用,手机好不好,老妈知道。所以,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而客户是产品的购买者。

2)用户思维强调的是用,即使是给自己买的,但买了不用,也不能算是用户。所以,只有持续使用才算是用户。你下个app装在手机里,一直不用,僵尸一样的躺在文件夹里,那你就不是用户。如果你一定要诡辩说这也是用户,只是不活跃而已。这样的解释我真的无言以对,只能呵呵了。因为再辩解下去,流失用户也会被算做用户。

3)用户指的是为满足需求而使用产品的一群人,不是某个人。互联网行业解决的是用户群的需求,不是某个VIP的需求,也不是某个大客户的需求。所以,当有用户提出建议时要做判断,是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还是某个特定场景的需求。

相关的keywords:痛点、刚需、高频、参与感、粉丝

2.极致思维

互联网思维认为商业成功的核心是产品,不是技术、不是营销。所以在产品设计上应该追求极致体验。

所谓的极致,不只是对于细节的专注和死磕,而是对整个使用流程各环节的极致追求。所以,你感受到的不只是产品本身的精致,还包括相关环节的用心。

所谓的极致体验不是静止状态,而是持续优化的过程。因为今天觉得很棒的体验,明天就可能是行业标配了,后天再来看或许就感觉土的掉渣了。

极致体验既不是把东西做复杂,也不是简单的砍功能,而是基于使用场景做好适配和优化。

相关的keywords:专注、极致、极简、口碑、免费、场景、减法

3.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是互联网行业的独门神技,因为困扰传统行业的更新换代,在互联网里竟然只是分分钟的事儿。当然互联网思维与创新创业,这里需要澄清几个关于快速迭代的误解。

快速迭代不等于快速试错。试错是对想法的一种验证,验证的结果可能是对,可能是错。错则改之,对则继续。而快速迭代更多是在对的前提下做持续优化。

快速迭代不仅是小步快跑。小步快跑是指一连串的小优化,推进产品在功能和体验上做提升。而快速迭代除了小优化之外,还可以放大招。比如微信增加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都是放大招。

快速迭代不是不思考。不思考是指想一出是一出,走一步看一步。而快速迭代更多是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对思考好的功能做分步实现。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强调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相关的keywords:试错、小步快跑、微创新

什么?你说互联网思维还应该包括颠覆、跨界、分享、闭环,再不济也得提下碎片化时间、流量运营、大数据、平台化……这样的词汇很多,但只能算是互联网的特征,跟互联网思维最多也就5毛钱的关系,不提不是更简单更专注么?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关于互联网思维,搞懂这三个词就够了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