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就餐模式,不论是上班还是宅,特别是一到饭点儿的写字楼电梯里,清一色的外卖小哥。
外卖市场的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如过江之鲫,争夺这块行业蛋糕。开个外卖店,这几年似乎成了创业的“捷径”。有的人几乎是一夜暴富,只要能吃,能送都可以用来的做外卖;外卖行业一片繁荣,大量实体店则哀鸿遍野,难道餐饮的新时代要来了?然而,随着外卖店不断爆出的问题,用料差、环境差、卫生差、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等等乱象也让很多外卖店快速夭折。接下来,小咖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杀死”了创业者的外卖创业大计。
纯线上餐饮将被线下品牌无情KO!
第一件事:传统线下餐饮品牌才是第二代外卖浪潮的主力,纯线上餐饮品牌将被无情KO。
有业内人士认为,纯线上外卖品牌有三个痛点一直都存在,从来未解决。
其一,不合法。
从2019年外卖O2O开始勃发以来,国家一直没有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外卖品牌都是“三无”企业。
2019年1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文规定网络餐饮必须要有线下实体店,也就是说,从2019年起,大部分线上餐饮品牌都是不合法的。
其二,没有品牌竞争力。
由于外卖店太多,点餐的随机性很强,很少有人记住没有名气的店家,而线下品牌店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获得稳定的客源,也放大了纯线上外卖和传统品牌之间的差距,传统品牌进入外卖市场后,纯线上品牌已经没有太多生存空间。
其三, 一直在迎合顾客,没有创新。
长期以来,外卖一直靠着减价的活动吸引顾客,但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并没有创新,更不可能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卖的复购没有了,做强做大又从何谈起?
推销成本远大于房租
第二件事:平台的红利期过去了,纯线上外卖品牌很难挣钱了。
其一,挣钱的日子靠的是平台补贴。
2019年那会,一份20块的外卖,平台可以补贴10元,一个外卖可以挣10几块钱,某品牌的连锁外卖单店曾经一天卖到1100单,一个月纯利润达到 17万。
其二,平台不断提高扣点。
没有永远补贴的平台,平台烧完钱后当然得盈利,否则对投资人无从交待,这时候,平台就要重新洗牌,无法带来利润的商家会提高扣点或被下架。
其三,推销成本远大于房租。
本来做线上外卖就是为了省房租,但事实却是:房租的成本远小于平台扣点和推销成本!
比如说,如果你的线上店在繁华商圈,想要排名前几位,一天1000多的排名费,加上做满减活动,光是这两项支出就让一般商家难以承受了。
做外卖不太需要互联网思维
第三件事情:互联网只是工具,唯工具论和唯思维论,都是不符合哲学原理的。在吃饭这个最为日常的人类活动中,外卖和堂食的逻辑一致,其实不需要互联网思维,做好品牌和复购就行。
2019年12月,当时某外卖品牌直营加加盟一共一百多家店,但是新开的店没有流量餐饮创业故事,线上找不到店。在仔细计算了投入和支出后,经营团队得出一个结论:现有的模式要做10家200单的店是可以的,做100家也是有可能,但是1000家是不可能的。
因此boss决定:开下去还是不开了。
于是,该品牌关了12家直营店,押金和设备全部给房东做赔偿,物流卖给了平台。关店后boss觉得一身轻松:干了两年餐饮创业故事,什么没也没得到,顾客是平台的,饭菜是合作方的,自己就是一个大的销售部门,自己什么都没留下。
但这也让他明白:堂食和做外卖是一样的逻辑,不太需要什么互联网思维。
他觉得,相比于他之前提出的“三网融合”这样的“疯言疯语”,与其对着空洞的思维概念使劲,还不如做好以下各点:
首先,推准定位
要想好自己的产品要卖给谁,认准自己的目标客户,那种觉得网上的几亿用户都是自己的顾客,这其实是一种错误思维。
其次,玩概念不如搞好装修。
装修是有形的品牌logo,包括菜品图片、菜单栏的设计等,都是形成复购的重要因互。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的门面都不吸引人,凭什么人家会点你?
最后,数字化运营理念。
平台的好处,就是能提供消费者的基本数据,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利用好各大平台,作为运营者,一定要学会分析数据,了解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喜好。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餐饮创业起步,福祸相至,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