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再用产品思维创业,你会输得很惨

创业思维 星星路创业网 66浏览 0评论

“每一次新行业的变迁,都会造就一批富翁。”

面对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枯竭,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产品思维做好产品就能在风口行业飞起来了吗?行业变迁对于创业者的机会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驾驭这些机会呢?

为什么你没在风口上飞起来?

好产品不一定能“赢”。

如果把创新、创业比喻成一个骑手驾驭一匹马,你会面临三个选择:第一,你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赛道?第二,你要选择一匹好马。第三,如何培育我们驾驭这匹马的能力?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选择过程。

我大学毕业之后,从事了很多行业。我做过软件工程师,第一份工作就是写打印机的driver(驱动程序),这个工作很辛苦。而且,你会看到10年里,整个打印机行业没有新的红利。

用思维创业_俞敏洪创业思维_经理人 杂志互联网商业思维^^^互联网+创业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与个人的事业选择,常常和他所处的跑道和他选择的人、组织是息息相关的。

“上辈子作了孽,这辈子做工业”,这是以前深圳、东莞流行的一句话,当时金融危机,工业、制造业利润很薄。这其实是在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必然现象。但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赛道都非常好,但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跑起来,有的企业却并没有真正站在风口上飞起来?

举个例子,最近小蓝单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如果你问一个骑过小蓝单车的用户,对于骑行体验,90%以上的用户都非常满意。可这样一个充满工匠精神的产品,并没有能从共享单车这个赛道上跑出来。大家都知道,现在跑在前面的是摩拜和ofo。

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场竞争格局上的差异?

摩拜和ofo一进入战场之后,不仅仅关注用户骑行体验,而是资本、供应链、营销,一个产业链条整体化运作,并且基本把所有的巨头卷了进来,他们从流量、资本、产业服务上支持这两家,全面参与到了这场竞争当中。所以,虽然现在整个行业,很多人强调产品思维(我个人也是产品出身),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品已“死”,产业方兴。

经理人 杂志互联网商业思维^^^互联网+创业_用思维创业_俞敏洪创业思维

产品思维已“死”,不能做好产业,你会输得很惨

产品思维的关键逻辑包括:产品细节、体验细节、转化率以及商业平衡系统,此外还有流量、入口以及产品整合方案。

10年以前,产品思维绝对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创新领域特别关键的一个点。我自己就经历过很多产品的运作,比如MSN、QQ空间、QQ农场、广点通、朋友网、水印相机、相册、图片、大众点评、猫眼等。

QQ农场是怎么诞生的?当时有一个叫“5分钟”的小企业做了一个开心农场,于是我们就和他合作开发QQ农场在QQ空间上线。

QQ农场比开心农场的每一个游戏细节和体验都更精美,结果开心农场DAU(日活跃用户量)突破3、4个亿,把QQ空间的在线拉升一倍,把QQ的在线拉升30%~40%。

用思维创业_俞敏洪创业思维_经理人 杂志互联网商业思维^^^互联网+创业

在那个时代,通过做产品,实现了一个产品、业务体验,平台的同时突破。为什么可以发生这样的情况?

因为,那个年代的互联网产品,只要产品做到极致,只要服务能保证渠道顺畅,只要口碑能出去了,就可以快速实现闭环、快速实现红利的爆发。

当时QQ农场只用了2~3个月,产品就上线了,爆发突破的时间,其实只用了大概一年。结果享受了一年的红利,后来的QQ牧场以及各种各样延伸的产品服务,一直可以延展。

但大家仔细想一想,今天这样的机会还有吗?有,但非常少。

为什么?来看一些数字:

俞敏洪创业思维_用思维创业_经理人 杂志互联网商业思维^^^互联网+创业

3年以前,手机出货量年同比差不多还有30%以上的增长,到了2016年、2017年,手机的出货量已经没有什么成长了,甚至在局部区域出现下降。

这说明什么?

10年以前,不管是互联网流量还是移动互联网流量,大家可以说是拥抱了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但在今天,你还能精益求精做出一款更牛的Facebook用思维创业,或是微信吗?概率非常低。

所以,产品思维是有瓶颈的,今天我们需要有一个产业思维视角,要去关注整个产业链的逻辑关系,关注产业链里面的供求关系以及实现的细节用思维创业,关注资本、技术、流量对这个产业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当流量不再疯狂增长,流量都被巨头垄断的时候,我们怎么去获得更多的流量?

这里不仅仅是增量的竞争,还存在一个存量的竞争和存量的优化,甚至是在存量和供应链之间的博弈。如果我们不能做好产业,不能理解新的产业需求和产业共同成长,并和这个产业形成一个共生体,我们会输得很惨。

用思维创业_经理人 杂志互联网商业思维^^^互联网+创业_俞敏洪创业思维

互联网下半场的创新法则

现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人口的红利都在面临枯竭,而中产阶级文化娱乐生活的消费升级,以及中国城市化的红利正在到来。

麦肯锡研究指出,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创新,会带来10%~45%行业增长。在一些产业里面,这个增量还会变得更大。一个拥有上百年传统的行业在拥抱了互联网之后,甚至会面临井喷和爆发。

但这些红利带来的机会和我们现有的纯产品思维逻辑未必完全一致。大家需要找到的是:配合消费升级的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链上还有什么样的痛点?我们怎么抓住这些痛点并解决这些痛点?

什么样的打法是最适宜的?我总结了三个法则:连接、赋能、破界。

连接服务。表面上看,连接服务就一句话,实际上你深入进来,会发现从技术到产品、到运营都面临很多坑。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再用产品思维创业,你会输得很惨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