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青年之声·我的创业故事】胡超:“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打造放心果蔬

创业教程 星星路创业网 94浏览 0评论

编者按:一个创业青年聚集的城市,更容易出现奇迹。在淄博,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怀揣不一样的梦想,走在了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创业路上。每一天的坚持,都是对梦想种子的最好浇灌。许多优秀青年的创业之路,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团市委联合《淄博晚报》开设“青年之声·我的创业故事”栏目,为您讲述八名优秀创业青年的创业故事。也许他们的创业经历,对正在创业和打算创业的您会有所启发,一起行动起来吧,在创业的路上演绎只属于自己的别样精彩!

胡超:“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打造放心果蔬

虽是寒冬季节,临淄齐陵“忆当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淄博众得利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淄博忆当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超向记者介绍起他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很是兴奋:“看,下面用的椰糠做基质农业创业故事,是无土栽培,这是滴灌管和导流槽,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液持续不断供给,真正做到了省工省时省力、高产高效高质。”一株株西红柿已经结出绿色的果实,元旦过后即可收获。胡超创新打造了“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把放心果蔬供配到了100家食堂。

9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_农业创业故事_农业创业致富项目

销售化肥 超市卖菜 底层岗位得心应手

“2008年我21岁,来到淄博众得利集团工作。我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卖化肥。”胡超说,他从最底层的化肥销售员做起,一年多的时间都在卖化肥。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儿,让胡超学到了不少,他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切切实实地了解到了他们需要什么,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岗位也让他真正涉足农业,从种到收,各个流程和细节都弄明白了。

2009年,胡超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农超对接,就是把临淄的名优蔬菜卖到北京的大超市去。于是,他从卖化肥,“转型”到超市卖菜。“刚开始真的太难了,眼看着我们水灵灵的蔬菜卖不出去,心里那个着急。”胡超到了北京,才知道超市促销员这个活儿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别的品牌蔬菜在超市热销,自家的却无人问津,他深深地体会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苦恼。回首那段经历,他总结“管的不会管,干的不会干,卖的不会卖”,所以刚开始的两个月相当艰难。“我开始四处‘挖’有能力的促销员,塞名片、塞小纸条,约面试……还从淄博招过去百十号人,因为没有经验加上人生地不熟,一周之后就只有十个人愿意留下来。”

农业创业致富项目_9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_农业创业故事

农超对接做顺当了 他创办了“忆当年”

做农超对接,销售是关键。胡超撒下的大网有了回报,招到了十名经验丰富的超市促销员,效果立竿见影,销量成倍增长。“为啥?专业!做什么都得专业。就这样,我在北京超市卖菜卖了两年农业创业故事,算是摸爬滚打,经历了又一种锻炼。”胡超说,农超对接越做越顺,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农产品销售额5.5亿元。

2011年从北京回来后,胡超开始在集团干办公室主任,积累管理经验。2015年3月16日,胡超在齐陵成立“淄博忆当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这里其实就是集团公司以前建的一个农场,当时只建了几个大棚,非常荒凉。我过来以后,萌生了‘供食堂’的想法。“胡超说,10万元起步资金和一辆车,是当时公司的全部家当。就这样,他开始摸索着给第一家食堂供应蔬菜。“当时自己公司还没生产蔬菜,我先从别家采购。检测设备也没有,我贷款上了一套最先进的。之后就开始搞建设,把原来集团建了一半的大棚建好,并引进先进技术,打造果蔬实验基地。”

农业创业致富项目_农业创业故事_90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

“互联网+”助力 为百家食堂供配放心菜

胡超的“忆当年”刚起步,恰逢镇上组织考察互联网农业,他就跟着去乐物网学习考察了一番。“我虽然是八零后,可是对互联网农业完全陌生,这次考察对我触动很大。回来之后,我们组织齐陵街道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各村的村支书一起探讨论证,成立齐陵电商农业,搭建‘齐陵街道+忆当年+乐物网’的模式,走出了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第一步。”胡超说,乐物网负责线上产品销售,给蔬菜制做二维码等,忆当年负责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农资供给、托底销售、民生服务等“一揽子”服务。

胡超在鲁中地区率先建设新型“放心菜篮子”直配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宅对接”等惠民工程,先后与临淄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餐厅食堂签订了农副产品供销协议,目前已实现供配食堂100家,有效降低供需单位的采购成本,逐步实现了“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我们整合了十大基地,既有蔬菜瓜果,也有肉禽蛋奶,谁家的什么产品要上市了,就发到‘齐陵电商微信群’里,我们提前准备采购销售。”胡超说,下一步他将重点突破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升级改造自己的大棚,还要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把这个项目推广到全区,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零成本创业”小贴士:

实行办公场所补助政策。向创业者提供3年免费使用的创业场所和物业费、高速宽带入网费补贴。其中,顶尖、高端、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的,由其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县政府分别提供不超过300平方米、200平方米、100平方米办公研发场所或参照当地办公用房租金平均水平给予租金和物业费、高速宽带入网费补贴。

对大学生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创业的,对其入驻创业载体使用工位给予3年租金补贴,5人以上团队提供最高3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青年之声·我的创业故事】胡超:“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打造放心果蔬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