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热词。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几乎所有的规划和讲话言必谈之,尤为重视。”
“互联网+教育”不是现有教育的网络化,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是传统教育。而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互联网 创业思维导图,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时间任你安排,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无论形式如何灵活多变,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不会变的。
互联网教育肯定是围绕教育的本质,用互联网的思维实现教育的目标,从促进教育改革的意义而言,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教育的形态。
1. 资源共享
互联网教育正在拆去传统教育的时空围墙,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
从有教育活动以来,优秀的教育资源向来只被少数人或特定群体占有,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的群体扩散,让更多人分享知识成为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
无论你在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接受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讲最好的课。
在线课堂的开设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所在学校、专业的限制,不受身份、地位、年龄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让以往学习过程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网络课程大规模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它与传统课程一次只能接受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听课的情况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听课,并且通过网上完成互联网 创业思维导图,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
2. 交互性
在线教育的交互性体现在对传统单向交流授课模式的颠覆。同时,互联网可以使学习交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在线社区或网络留言,交流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
网络的屏障也使得师生之间少了交流的拘谨,可以更为真实自由的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数据的辅助更是让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变得如虎添翼,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能力的分析,教师对学生有更科学全面的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
3. 学习游戏化
互联网教育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了许多网络游戏式的的学习方式。
从而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随堂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后,马上进行在线测试。而且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一样,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下一堂课。
差几分就要回去重看一次课程视频,看完后再考。
考后马上给分,有时候还给出你在考过这个题的人当中的排名。这种即使奖励的的游戏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使学到的知识知识更扎实。
4. 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法是非人性化的教学,30个孩子不许讲话,不许相互配合,一个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得不按同一个=步调教学生。”
学习也将变得可以“diy”,充满个性化的学习将真正成为可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教学系统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互联网教育运用计算机特有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为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首先,计算机系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完整的跟踪、记录和分析,得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学习软件系统将推荐适合该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学习计划,更加人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教育将不可避免地给学校传统教育带来冲击。
空间的无界化,内容的多元化,学习的自主化和管理的个性化,必将成为教育变革的方向。
传统教育中,学生大多只能从书本及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知识,这样既不主动也相当费时。
而“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
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
另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
“互联网+”让教育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效。
通过互联网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
让“互联网+教育”托起未来和希望。
广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盼。
▸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疫情之下如何《破局:互联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