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晚饭过后,收拾停当,万籁俱静。
我拿出纸和笔,开始起草我的创业计划: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地理条件,养殖项目,所需设施,实施步骤,可能风险,社会环境,以及前景分析等。
一:资金来源。工作几年下来,除了还上学贷款,每年孝敬父母,继续学习投资,我到此刻回家存折里总共剩下二万三千元。父母种地为生,加之父亲不是很会计划,常年靠天吃饭,所以家里没有能力支持。亲戚朋友各有苦衷,不便开口。因此只能开源节流,争取不浪费一分钱。
二:人力资源。母亲要忙家务,只能算半个劳动力,父亲因为反目,不可能叫他帮忙;二哥游手好闲于乡里,农活不多,可以叫上做个坚定的助手;李大叔擅长农技,辩竹农村创业故事,盖草房,打羊圈,都是一把老好手,但是他家务繁多,所以只能争取让他空于时间抽空帮忙做前期主体基础设施建设;村里上小学初中的孩子,跟我打得拢堆,想出点子吸引他们为我出点力,或周末叫上割点草,帮着放点羊,防点贼什么的。其他的主要事务,不论巨细,都要我考虑周到。
三:地理条件。地处丘陵农业山区,不适合放牧,村民散居,没有工厂,没有公共场地,没有大型水库,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不挨大江大河,丘陵小山包,有点树木,早在毛泽东大炼钢铁开山种粮时代砍伐一光,广大的川东地区都是如此,种庄稼除了税收,种子,化肥等投入基本没有利润,但是农民们没有信息,知识,创新的意识,学习的动力,所以没有大的养殖规模和群体意识,也想不出其他投机倒把的乡村商业行为。我家以前是地主的一个四合院,依山傍水,相比其他村民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我屋后是一片竹林围绕的斜坡,斜坡后边是座小山,山上是庄稼。屋前有两亩的自留地,自留地前一排树林,树林边上是队里几亩大的池塘,现在由邻居承包。因此,建设羊圈的地理条件基本具备。
四:养殖项目。我生性喜欢羊子,加之羊吃草多,吃料少,成本相对低,且一只羊养的肥的话,也能抵一头猪的价钱。四川农民养的羊子主要有两个品种,南江黄羊和波尔黑山羊。我决定两个品种都养三十只,共六十只,羊羔的现在市场价格是50元左右,那么买羊就要三千元。第二个我喜欢的是兔子,兔子生性乖良,纯洁无暇,不闹腾,吃草少精料,产子量高,成本相对较低。初步打算买三百只,每只小兔子的市场价格在两元左右,就是六百元。最后一个喜欢的是北京鸭子,雪白的羽毛,天使一样的影子,给童年的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只是鸭子吃精料和粮食多,胃口大,但是周期短,一般三四个月就能出售,初步预算买三百只鸭子,每只小鸭子的市场价格在一元五左右,这是四百五十元。而且面前的池塘可以利用。等发展起来了,再把池塘协商承包下来,以鸭,羊,兔的屎尿养鱼,形成一个循环生态链条。此主体投资,将是:3000+600+450=4050 元农村创业故事,剩18050元。资金少,经验少,未知数多,先试探性的搞。
五:所需设施。一百平米的羊舍,一百平米的兔舍,一百平米的鸭舍。屋子后边的竹林养兔子,因为兔子喜静。前边的自留地,要铺平建设简易羊舍。首先要买砖,水泥,河沙,不请匠人了,让李叔叔和二哥帮我搞,我帮手。喊李大叔初步估算了下,建设好两百平米的简易羊舍,大概要花4000元,尽量减少买,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是我家的,随便砍伐使用,这个节省了部分资金。18050-4000=14050 元。
六:实施步骤。首先跟父亲商量,借用自留地建羊舍,取得同意后,立刻买砖沙水泥,平地修建。同时,大量砍伐成年竹林,以建屋后的兔舍,和搭建羊舍的屋顶等。基本建设完毕后,消毒凉几天,进城购置所需要的喂养工具,水槽,饲料,塑料布,钉子,钳子,锔子,等等工具。路费花消等大概前后要500元。14050-500=13050 元。准备妥当后,进县城,镇上的农贸市场,或附近的养殖专业户家,选购幼崽。开始后,请村兽医防疫,同时发动村里小孩割青草以5分左右的价格收购。
七:可能风险。首先是牲畜的传染病流行,如果无法控制,将会让我瞬间失去所有的动物。其次是村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小偷很多,随时加强查看,防止被偷。三是怕部分眼红心小的村民找茬闹事。四是市场的需求和最后的销售利润空间和成本的核算。
八:社会环境。长期以来,大量年轻劳动力朝城市转移,造成农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村,只剩下没有创造力的老年人留守。(当然,这个有地区差异,条件好的富裕的农村不在我的讨论之例)而有文化,有能力,有想法,有创新精神,有学习能力的年轻人,都无法留在农村创业,一是因为国家政策的不公,多少年来投资少,税收重,政策优惠照顾几乎没有。二是农民受苦几十年后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农村就是受苦受穷手盘剥,因此打死也好把子女赶到城市里。三是农村的基本生活设施差,不方便。四是农村的散户式经营方式,发展空间余地都小,发展潜力也小,且投入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四是农民一般缺少文化,造成战略目光短浅,部分农民争强好斗,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偷摸扒窃成性等等。造成没有年轻人愿意留在这些地区不好,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的农村土地上。(再次申明,富裕的沿海及受到历史特殊照顾的农村不在此议论之内。)因此,尽管举国上下都关注农村,深爱农村,可是喊了几年,依然没有动静,我认为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某些人,只知道干吼,却少有行动,造成的现状。
九:丘陵地区发展养殖业的前景。今年川东地区,国家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土地下户刚开始争得头破血流的土地,现在却由企业承包土地,满山种上了树木,果林,大多进城务工或做生意的农民,给钱让别人种自己的土地。从大的国家政策来看,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照顾优惠政策的倾斜,但是动作还太小,速度还太慢,魄力还不够,投入资金还太少,信心还不足,有的人还在观望,有的人在嘲笑,有的人在乘机捞油水,都是可怕的事情。我们的政府应该出台具体的奖励政策,落实措施,监督措施,鼓励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即可以减少城市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点要注意,从成都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来看,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地区性政策不公现象:紧挨成都周边的郊区农村,发展得比城市都漂亮了,而边远的山区或更贫穷广大地区,依然无法享受到这政策的优惠照顾,用他们的话说,连国家的毛都没沾到一根儿。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只富裕了一部分“皇城根脚下的子民”,而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依旧没有进如公仆们良心的视野。
总的来说,农村的大格局正在转变,劳动力正在出现新的转移动向,这是个契机,如果政策和资金普遍落实到位,大量精英青年农民回乡创业的话,我相信,中国的农村局面,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扯远了,下一段继续我的计划。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我纪实日记连载:我回川东农村老家创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