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精益创业说起
从创业中总结经验的埃里克·莱斯,为创业者总结出了包含“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的“精益创业”模型。本质上,它与敏捷开发,同属一个模型——(快速)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要能正常运转,需要满足两个假设:价值假设成立,增长假设成立(这里的增长,不是指销量的增长,而是泛指的增长,包括价值的增长)。
二、两个关键假设(1)价值假设
无论要做什么产品,创业者/企业家都要确认,它是否真的有价值(即是不是用户想要的?用户是否愿意为其买单?)。举个例子,1999年卖鞋网站Zappos在成立之初(互联网购物还没兴起),创始人谢家华就面对自己价值假设是否成立的问题。他的价值假设是:不同地域鞋店,鞋子款式不一样(即线下可选项少),如果有个全国在线卖鞋网站,会不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可以做得复杂,如在全国投资兴建仓储、物流,试试看;也可以做得简单,如仅凭个简陋网站,靠线下鞋店代购、邮寄方式精益创业思维,试试是否能吸引来客户。谢家华当时就是选择的后者,验证了自己的价值假设。
(2)增长假设
“怎么让更多的用户发现并且喜欢这个产品、让产品销量不断增长?”就是典型的增长问题。创业者/企业家可以假设,投放大量广告能吸引来新的“买单”用户(亦或“老带新”——老用户带动新用户效果更好,又或“先免费,后付费”能吸收最多的“买单”用户)。无论增长假设是什么,创业者/企业家都需要验证它。
三、迭代模型的关键精髓
由此可知,迭代模型是个“假设-验证”的过程,与近代科学研究的步骤很类似。但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而言,验证失败后再调转方向、重新验证的成本并不低。于是,面对诸多假设,埃里克·莱斯推荐创业者先挑最具挑战性的假设来测试、验证。
迭代模型还有个关键特点——那就是迭代,因此增量对比测试很重要。有了对比测试结果,团队就能直观地看清新功能与用户增量之间的关系。这和敏捷开发的思想很类似——尽早发布,短期(如1月)再发布新增功能版本;通过用户的反馈,修正软件开发的方向。这也和控制论之父——诺伯特• 维纳在其论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中提出的基于负反馈(内含降噪处理)的“伺服控制”机制如出一辙(又称“维纳滤波”)。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偏差”信息可以降低熵值,降低事物盲目性,这就是迭代模型的精髓。
四、总结
看上去似乎毫无关系的精益创业、敏捷开发、火炮控制(/控制论),原来本质上都遵循一个模型——迭代模型。与其它模型相同,迭代模型有其假设,也需要对假设验证。但迭代模型也有其唯一特点精益创业思维,那就是小增量、短周期的快速发布式实测迭代。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通过莱斯的《精益创业》,看迭代模型的假设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