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创业管理第1章 创业与创业思维

创业思维 星星路创业网 146浏览 0评论

第 第1 章 创业与创业思维 【核心问题】 – 为什么创业成为热潮? – 对创业的认识是如何演化的? – 创业活动主要做些什么? – 创业分为哪些类型? – 创业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 精益创业为什么会流行? – 创业思维的内容是什么? – 如何有效地采取创业行动? 【学习目标】 − 了解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 挖掘创业活动的本质内涵 − 了解创业的一般性过程 − 认识并培养创业思维 − 掌握创业行动的基本准则 【引例】 今夜酒店特价 • 曾工作于美国新蛋网的任鑫,看好线下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O2O 模式,决定利用移动互联网销售酒店库存房间,于是“今夜酒店特价”诞生。在创业之初,任鑫与创业伙伴对“今夜酒店特价”的规划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线上预付,低价出售酒店当天晚上6 点钟还没预订出去的房间,并抽取10%的佣金。任鑫认为,用“六点钟以后开放”和“手机客户端预订”两个条件,区隔出了特定消费人群,因而不会对酒店正常销售造成冲击。采取预付,不仅符合移动支付的趋势,也为自身带来很多便利条件:公司在一个月后将房费付给酒店,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用户支付以后便会到店,酒店就会保证留住房源;不必担心客人到店而酒店赖账的猫腻等。

2 【引例】 今夜酒店特价 •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开始。“今夜酒店特价”创业团队为公司接下来的每一步战略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笃信雷军所言“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的任鑫,在上海的黄金地段盘下了破产朋友的一套能容纳100 人的办公楼,尽管免费承接了办公用品和空调等设备,每月租金高于十万,当时任鑫还认为:“我们太节省了。” • 紧接着整个团队迎来了一场长达7 个月的噩梦,从2011 年9月 月上线至2012 年4 月,市场反应似乎停滞了,用户订单量一直以微乎其微的速度增长,95% 的订单没有完成最终支付。任鑫终于意识到:错了,全错了!“千万别以为事情会按照商业计划书走!” • 在这个案例中,创业者犯了那些错误?这些错误是否可以避免? 3 1.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 创业是长期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语“entreprendre”,最初的含义是“承担”(to undertake),最早见于16世纪,指参与军事征战的人们。 – 18世纪初,法国人又将该词用于从事探险活动的人。 – 19世纪初,企业家的含义又从农业扩展到工业以及整个经济活动中。 –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出现,与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股份公司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 真正较透彻地认识企业家的职能和作用的是在哈佛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代表作: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1942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将创业解释为“在不拘泥于资源约束的前提下,追逐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 创业意味着新的经济活动,能够带来市场的变革。 – 最近,人们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理解创业,认为创业通过向顾客提供利益来创造价值,是提升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4 1.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 创业的两层含义 • 活动 – 主要指创业者及其团队为孕育和创建新企业或新事业而采取的行动,扩展开来,可以包括新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 5 企业生命周期前端的创业活动 孕育 阶段 萌芽 阶段 创建 阶段 新企业生存与 成长阶段 扩张 阶段 维持阶段 生存与成长 扩张与发展 创业 6 1.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 创业的两层含义 • 精神 – 也可以称为企业家精神,主要指创业者及其团队在开展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抱负、执着、坚忍不拔、创新等品质以及一些相对独特的技能。

7 1.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创业活动较强地依赖创业者及其团队的个人能力 创业活动是创业者在资源高度约束的情况下开展的商业活动 创业活动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开展的商业活动 • 颠覆性、创造性和混乱的状况难以计划和预测。 • 谁是顾客、顾客认为什么有价值等都是未知数。 • 模糊性和快速变化。 8 创业: 广义与狭义 • 广义的创业 – 即为开创新事业,英文中倾向于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词。 • 狭义的创业 – 是广义创业的载体 9 莫里斯所做的创业定义研究 对于创业定义的不同理解 频数 对于创业定义的不同理解 频数 1 开始、创建、创造 41 10 价值创造 13 2 新事业、新企业 40 11 追求成长 12 3 创新、新产品、新市场 39 12 活动过程 12 4 追逐机会 31 13 已有企业 12 5 风险承担、风险管理、不确定性 25 14 首创活动、做事情、超前认知与行动 12 6 追逐利润、个人获利 25 15 创造变革 9 7 资源或是生产方式的新组合 22 16 所有权 9 8 管理 22 17 责任、权威之源 8 9 统帅资源 18 18 战略形成 6 10 创业的含义 • 创业 – 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11 发明、创新、创业 • 发明vs 创新vs 创业 – 发明是创造新的事物 – 创新是商业化的过程 – 创业比创新更加明确地强调顾客导向,强调创造价值和财富 12 发明、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发明(Invention) 创新(Innovation) 创业(Entrepreneurship) 个体 组织 载体 价值 潜在、长期、小范围 显性、短期、大范围 手段 大量的研发活动、市场细分等 顾客需求的深刻理解、大创意、价值创新 导向 资源导向、技术导向 机会导向、顾客导向 13 • 通过情景案例“立体巴士(Straddling Bus)” 讨论:创新、发明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 参考资料: – 全球第一辆巴铁试验车武进下线,我们要被吃掉了 • “巴铁1号”,在今创集团下线,拆装后运往河北秦皇岛试运行。该车上层载客,下层镂空容纳小型汽车通过,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14 • 按时间顺序,可以把对创业的认识分为三类: – 个体观 – 过程观 – 认知观 1.2 创业认识的演进 15 创业的个体观 • 组织行为学“大五人格模型” • 运用该模型分析五大人格特质与人们能否成为创业者之间的关系 – 外倾性 – 情绪稳定性 – 随和性 – 责任心 – 经验开放性 16 创业的个体观 • 问题 – 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具备有上述特质,许多人不是创业者但也具备其中的大部分特质; – 对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多大程度的特质特征,没有做出解释; – 已有研究成果对哪些是创业者特质并不一致,或者创业者特质同实际的创业情况的关系也不一致。

17 创业的过程观 • 创业过程从阶段性活动来看,可分为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两大阶段,进一步细分为6个方面。 – 1. 产生创业动机 – 2. 识别创业机会 – 3. 整合资源 – 4. 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 – 5. 实现机会价值 – 6. 收获回报 18 练习:以下谁在创业? • 一位妇女喜欢为家庭聚会制作开胃食品,朋友们经常称赞她,告诉她这些食品有多么的美味。后来她建立了一家公司来制作和销售开胃食品。 • 一位从事生物化学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做出了能推动该领域前沿发展的重要发现。但是,他对识别该发现的实际用途没有兴趣,而且从未尝试那样做。 • 在被从管理职位上“裁员”以后,一位中年人偶然发现了用特殊方法处理旧轮胎作为花园边饰(将不同种类植物分开的隔离物)的创意。 • 一位退休军官想出一个创意:从政府那里购买淘汰的水陆两栖交通工具,并使用它们去建立一家专门从事偏远荒野旅游的公司。 • 一个年轻的计算机科学家开发出比目前市面上任何软件都要好得多的新软件,并寻求资金创建一家公司来开发和销售该产品。 19 • 讨论: – 为什么创业管理教材多采用过程角度的分析和论述? – 有无其他更好的分析方法?其优点和缺陷是什么? 20 创业的认知观 • 创业认知 – 为人们用来做出有关机会识别、机会评价、新企业创建以及企业成长的评估、判断或决策的知识结构 。

• 创业认知研究者不是基于人格特质来区分创业者,而是揭示创业者的思维模式,认为特定的思维模式是竞争优势和个体差异的来源。 21 创业的认知观 • 认知偏见( Cognitive bias) – 指主体认识和处理各种信息并由此诱发的行为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表现。认知偏见在创业决策与行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什么是创业思维,代表着“创业者思考、归因和获得决策的方式”。 – 研究表明,创业者处理信息时出现的认知偏见主要包括:过度自信( Overconfidence)、控制错觉( Illusion of control)、事后明白( Hindsight bias)、小数法则( Law of small numbers)等。 • 直观推断(Heuristics) – 一种基于经验的决策方式,从信息的重新组合分析中获得新的见解,从而更有效、更及时的利用机会。 22 创业个体观、过程观和认知观的差异 个体观 过程观 认知观 主要内容 容 英雄、神话、人格剖析 计划、预测 思维和行动 分析焦点 点 特质;天生还是后天培养 新企业创建 从事创业活动的决策 分析层面 面 创业者 企业 创业者和创业团队 主要用语 语 内部控制点、风险承担倾向、成就需求、容忍模糊性 资本市场、成长、资源分配、绩效、机会发现 专家脚本、直观推断、决策、心智模式、知识结构 23 1.3 创业的类型 • 对创业的基本分类围绕 – 谁在创业 – 在哪里创业 – 创业效果等 – 可识别出基本的创业活动,还可以组合成许多的创业类型 24 多维的分类标准 谁在创业? 在哪里创业? 创业效果? 个体 自身条件。

性别、边缘群体等 创业动机 是否在职工作 团队 独立创业 在组织或公司内部创业 网络创业 创新性 如模仿、复制、创造等 价值与财富创造 个人、组织、社会 25 GEM 报告的分类 • 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 – 机会型创业是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的创业;为了更好的机会的创业。如政府工作人员“下海”;现有企业的职工辞职创业等。 – 生存型创业是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是其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谋求出路的创业;为了生存的创业。 26 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的区别 • 创业动机不同 – 生存型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是没有其他合适的工作所以创业;机会型创业的动机是发现有吸引力的机会所以创业。 • 发现商机市场不同 – 生存型创业是在现有市场中捕抓机会;机会型创业是发现了新需要与新市场。 • 进入市场不同 – 生存型创业是进入现有的小市场;机会型创业是面向大市场。 • 出发点不同 – 生存型创业是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选择机会;机会型创业是对开辟大市场有把握。 27 机会型和生存型的创新潜力差异 创业类型 创新潜力 创新 模仿 创新/模仿 机会型创业 20.7% 25.9% 0.80 生存型创业 14.3% 42.9% 0.33 总体样本 8.8% 17.9% 0.49 28 个体创业和公司创业的主要差异 个体创业 公司创业 创业者承担风险 创业者拥有商业概念 创业者拥有全部或大部分事业 从理论上而言,对创业者的潜在回报是无限的 个体的一次失误可能意味着生涯失败 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大 创业者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过程、试验和方向的改变上具有灵活性 决策迅速 低保障 缺乏安全网 在创业主意上,可以沟通的人少 至少在初期阶段,存在有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严重的资源局限性 公司承担风险,而不是与个体相关的生涯风险 公司拥有概念,特别是与商业概念有关的知识产权 创业者或许拥有公司的权益,可能只是很小部分 在公司内,创业者所能获得的潜在回报是有限的 公司具有更多的容错空间,能够吸纳失败 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 公司内部的创业者更多受团队的牵扯 公司内部的规则、程序和官僚体系会阻碍创业者的策略调整 决策周期长 高保障 有一系列安全网 在创业主意上,可以沟通的人多 能够很快地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在各种资源的占有上都有优势 29 网络创业与弱势群体创业 • 网络创业 – 互联网创业 • 弱势群体创业 30 衍生创业 31 基于初始条件的创业分类 不确定性 所需投资 边缘型创业 风险型创业 与风险投资结合的创业 公司内部创业 革命型创业 注:钱袋的大小 = = 潜在的利润 职业化管理 外部融资 32 不同创业类型的对比 33 基于价值创造的创业分类(Chirstian,2000) )34 • 复制型创业 – 在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进行简单复制的创业 • 如某人原先担任某家电公司部门主管,后来他自行离职,创建了一家与原家电公司相似的新家电公司,且新组建公司的经营风格与离职前那家公司也基本相同 • 这种类型的创业模式中,创新贡献较低,也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并不是创业管理研究的主流 35 • 模仿型创业 – 模仿型创业虽然也很少给顾客带来新创造的价值,创新的成分并不算太高,但对创业者本身命运的改变还是较大的 – 如某一煤矿公司的经理辞职后,模仿别人新组建一家网络公司 – 相对来说,这种创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学习过程较长,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如果是那些具备创新精神的创业者什么是创业思维,只要能够得到过专门化的系统培训,注意把握市场进入契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36 • 安定型创业 – 创业者个人命运的改变并不大,所从事的仍旧是原先熟悉的工作,但他的确不断地在为市场创造新的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实惠 – 例如,企业内部的一位工程师在为公司开发完成一项新产…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创业管理第1章 创业与创业思维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