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比较赞同的观点:
农资电商的机会在哪里?
近日,作为涉足农业电商的早期创业者代表——灌溉网&水肥网创始人刘洋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农业电商创业体会
体会一、农业创业不能急于求成。
2015年,被业内称为农资电商元年。云农场、一亩田、田田圈、农商1号……,多家农业或农资类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尝试向大农资平台转型,基本围绕打造农资电商、农资信息平台和整合农资上下游产业链去做。
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民在社会结构里面几千年都是比较弱势的群体。
2、农资产品通过省、市、乡、县、镇、村,最终到达农户手中,物流成本和推广成本很高。
3、农民对互联网掌握和理解的水平较低,提高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创业团队里需要有农业背景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互联网+农业”,农业是根本。如何加?团队里需要农业基因,要真正的懂,对创业来说会更加有优势。
我自己对创业也有一些体会,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决心。2010年,当我创办灌溉网的时候,创业环境非常艰苦,只能拿到投资人20-30W的投资。记得曾经有一个全国农业网站百强评选,给我颁了一个奖,颁奖典礼上,我周围坐了很多年轻人,大都是来自农村搞农业网站的,但是第二年大家很多都消失了,比如一亩田是2011年开始做的,那一年也涌现了很多类似的创业者也都转行了。
因此,农业创业不能急于求成,如何去坚持非常重要。
体会二、农业创业要找准方向。
要么是填补行业的空白,要么是切中用户的痛点。我们灌溉网、水肥网是一个很窄的行业。比如,2011年农业创业故事,我回家过年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懂,我还要跟亲朋好友去解释,灌溉、水肥是什么。这是一个很窄的行业。我属于是填补了当时的一个行业空白。
农户痛点方面,我认为有11个:
1、农产品销售。我们调研数据表明,占农户痛点比例达到56%。
2、农业种植技术。占比37-38%。
3、钱。农户需要资金去扩大规模。
4、服务。农户很难辨别农资产品的真假和质量好坏。
5、种植成本高。土地流转成本高,农资贵。
6、农产品品牌化。
7、补贴政策不清楚
8、劳动力不足。
9、气候灾害,抗风险能力弱 。
10、信息渠道少。
11.、物流。很多地区,乡村这一级的物流还没有覆盖到,农产品也没有办法在最好的时间出来。
大家可以从这些痛点需求出发,去思考自己的创业方向。
农资电商的机会在哪里
对于农资电商,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有机会的方向,因为农资的渠道比较长,中间商分食掉了巨大的利润,而中间商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提供金融和物流的服务。农资电商是不是一个好的创业方向呢?
先看看农资领域的痛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农户的痛点是购买农资非常的盲目。因为信息不对称。
2、对流通环节来说就是信息化管理水平很低。很多夫妻店,甚至把生活和经营资金混在一起,物流、库存管理效率低下。
3、制造商的痛点是品牌传播途径单一。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央视天气预报之前多少肥料广告,有人数了一下,15个!。说明整个农资行业对农民覆盖的渠道非常有限。农民的手机上没有各种资讯产品,制造商对用户的掌握也不够精准。市场的决策缺少信息的支持。同样这对农资电商的创业者来说也是头痛的问题。
谁能把农民吸引到平台上来,是个很难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一亩田等企业需要几千万美元的融资去做地面推广。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地推。业内有一句玩笑话,农资销售人员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制造商因为传播单一,缺乏支持,造成农资生产严重过剩,结构不合理。比如由于蔬菜、瓜果的价格波动,农户的种植面积发生了哪些变化?没有透明准确的数据支持,导致很多生产商做了很多低端的农资产品,依靠低价促销,造成恶性循环。
怎么样来做农资电商呢?
2014年中国GDP是 63.6万亿,农业占比8%,60-70%是劳动力和农资的投入。农业农资是1.5万亿的规模。巨大的市场,哪怕只有10%从线下拉到线上,都是一个1000多亿的盘子。我觉得还是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提供有效的产销支持,以及通过农民种植数据的积累使购买农资更加便利和便宜,同时还可以拓展金融等服务产品。
农业互联网未来的趋势是什么?要看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的农业发展未来一定会专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主要是我们的农户会集中在1-2种的种粮物品。当农民足够专业化,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会自然地去考虑扩大规模,要更多的地,甚至往农产品加工等纵深发展。
第二个是信息化的变革。供应链的信息程度、资金流转效率会更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最终实现销售渠道电商化。其实通过最近一年多的观察会发现,微商+新农人的崛起对农业农产品的销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个趋势是新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场景化服务。灌溉行业是和农业物联网走的最近的,将来就是当条件都成熟时候,智能设备代替传统农技人员的局面也会出现。
未来的农资电商有两个发展的可能性。
第一是,农资电商不是品牌之争,而是用户的信任争取。专业种植户对品牌的需求不是绝对性的,用户的信任是来自于社群。以不同作物或地区形成的行业或地方农协是大家抓的重点。
第二是,农资电商的核心是为农民产生价值。造富于民,还富于民。
目前,农户智能手机的使用比例还是不错,上海周边的农村达到了70%,用微信的人达到了60%。农资电商和农资营销都一样,是很难全国一盘棋去下,都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去做,形成一定的口碑,然后形成传播,慢慢去积累品牌。未来的推广模式不可能是一口吃下全国市场。
懂得放手,做有价值的拼图
下面讲讲水肥网灌溉网和91农业合作的事情。为什么我会选择91农业的全资控股?说实在的,创业越久就越是对农业有了敬畏之心,我不算很成功的创业者,但是我今年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懂得放手。我觉得,做农业互联网的创业者是要去价值拼图,找强者合作,而不是想象成为第二个马云。现在我做到了,过去我填补了两个行业的空白,而现在当我想做农资电商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我一直在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有抗风险的能力,模式上能够1+1>2。我不看好农业的B2C,网上有再好的农业产品,再牛的品牌,也很难卖到农户手里。只有O2O的方式可以来做。而91农业是一家连接农场到社区的农业O2O服务平台,91农业整合完灌溉网和水肥网之后,下一步可以直接给农场基地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这样就可以形成另外一个O2O的闭环农业创业故事,逻辑上是通的。
做农资电商,要想想切中哪一类人群。我们选择的第一类人群是40岁左右,可能在城市里做过农民工,再回去种地,让他们用手机下单不会那么困难。第二类人群是城市周边的农民,他们的产品主要是供给城里人,对移动互联网也比较了解,容易切入。
我也希望去从农产品安全的角度来切农资电商。城市里的人喜欢有滋味、安全的东西。91农业的前身是一个做农产品安全溯源的公司,他可以为农场基地提供农产品标准化及质量安全服务,反过来我们也有能力为农民提供好的农资产品和农技服务。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方式才能满足农民真正的痛点和需求。91农业向社区宾馆、饭店、餐饮、商超、社区店、食堂、农贸市场、B2C电商企业提供农产品及食品供应服务,将种植户的农产品营销电商化,而我是帮助这些农民掌握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将农资投入电商化。当这些农民想扩大规模的时候,钱从哪里来?很多资金端都想给农民提供贷款,但是缺乏良好的征信体系。91农业未来就可以使用金融服务,帮助更多科学种植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满足人们对于农产品安全、美味的诉求。
—————————————————————————————————————
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Fengkou Areologists 我们持续输出行业观察和热点反思,请标题下面的小蓝字关注我们。风口FA小组,主要关注B2B、农业领域。过去的4个月里,聊了400多个相关领域的案子,帮助close了其中的20个。
转载请注明:星星路创业网 » 农业互联网方面的创业该如何进行?